日本夜色精品视频2区免费观看_国产〇L丝袜高跟在线视频_人妻少妇精品性色av专区不卡_欧美破苞系列在线观看

1
2
位置:西E網首頁 > 故事白銀 > 詩詞吟唱者劉智晗:欲書花葉寄朝云

詩詞吟唱者劉智晗:欲書花葉寄朝云

編輯:魏少梧      信息來源: 西e網-光明網發(fā)布時間:2018-8-28

  “我是夢中傳彩筆,欲書花葉寄朝云。”這是李商隱《牡丹》一詩中的兩句,劉智晗以古典的腔調輕聲念起時,不僅是在念詩,也是在念自己。

  這位1993年出生的女生,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碩士生,看起來恬靜、溫潤,一吟一唱間也是個詩書中走出的女子,但在骨子里她卻執(zhí)著得很,10多歲時便開始研究古詩詞吟唱,不僅為第三季的《中國詩詞大會》獻唱了主題曲,還發(fā)行了《野有蔓草》的中國風個人音樂創(chuàng)作專輯,創(chuàng)作了大型原創(chuàng)古典詩詞吟唱劇《思美人》,在詩詞吟唱與傳統(tǒng)文化推廣的路上前行。

  劉智晗自小開始學詩詞。她記得當時母親送她一套拼音插畫版的《唐詩三百首》,幼小的她被詩詞抑揚頓挫的美所吸引。她覺得比起跟阿拉伯數字打交道,她更喜歡每天畫畫、念詩的課余生活。

  自此,古詩詞就像一層薄薄的輕紗,籠罩著她生活的點點滴滴,“就像吃飯和睡覺一樣,詩詞是我生活中的必需品,點綴了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時光。”

  6歲時,劉智晗又開始學習舞蹈、繪畫、書法、鋼琴等。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,她漸漸感悟到音樂與詩詞共通的韻律美。從13歲開始,她便自己創(chuàng)作古詩詞,嘗試自己作曲為詩詞配樂。她發(fā)自內心地喜歡詩詞,加上積累至今的音樂功底,自然而然地,這兩者便在她心中產生了一種奇妙的“化學反應”。

  從本科4年到研究生3年,劉智晗暗暗篤定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,盼著有朝一日能以時代青年之思與自己之所長,把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精髓裝扮出新時代的風貌。于是,在潛心精進專業(yè)研究的同時,劉智晗也思考、嘗試著把專業(yè)所學的古代文學與自己深愛的音樂結合起來,找到一個適合當下的契合點,進行新的創(chuàng)作實踐。所以,每當有了一點點空閑時間,她就會循著心中那一點不甚清晰的想法,廣泛查閱各類資料,向老師們請教探討。

  一路走來,劉智晗一邊習練著《九宮大成》《碎金詞譜》中的塵封古調,一邊琢磨著王立平先生的紅樓夢組曲,感受著不同時代里古詩詞和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呈現出的別樣魅力,這堅定了她理想的方向——讓古典詩詞和背后的傳統(tǒng)文化在當代文學語言和音樂語言里綻放新的魅力。

  在找尋創(chuàng)作新鮮靈感的同時,劉智晗也試著將詩詞吟唱和中小學語文教學相結合。在東直門中學的教育實習中,每天清晨,孩子們的早讀不再是干巴巴地朗讀課文,而是認真專注地吟唱起古詩詞。

  “很多調皮的小朋友在吟唱的時候特別認真,好像進入了被音樂和詩詞韻律包圍的世界,真正融入到詩詞中的情境一樣,不再是把詩詞當成晦澀難懂的文字。”劉智晗說,她希望孩子們像哼唱流行樂一樣,把古詩詞記起來。

  在一次次的實踐積累和理解體悟中,劉智晗開始了自己新的創(chuàng)作嘗試。2016年10月,在老師們的鼓勵支持下,她策劃、制作、出版發(fā)行了個人音樂創(chuàng)作專輯《野有蔓草》,共收錄了10首音樂作品,把流行音樂和古典詩詞、傳統(tǒng)文化結合,以90后女生的視角,進行了一次文學和藝術的優(yōu)雅跨界。

  “好東西若希望吸引大眾,需要在詩樂中配以流行樂元素。”在網易云音樂的評論區(qū)里,劉智晗時常看到網友們說,“拿著這首歌向心儀的姑娘表白了”,又或是如何透過這首歌想念那個暗戀的身影。每次看到這些共鳴,她都欣慰于自己的歌曲被聽友們賦予了更多的內涵和生命力。

  一支筆、一個本、一副便攜式小耳機和下載在手機上的模擬鋼琴——這就是她創(chuàng)作的所有工具。本科畢業(yè)時,她在學校的北國劇場舉辦了個人第一場演唱會“花瓣雨”,時至今日,她仍然清晰地記得,當時的劇場座無虛席,兩排走道站滿人。去年,劉智晗又創(chuàng)作、排演了一部唱演結合的大型古典詩詞吟唱劇《思美人》,好評如潮。

  劉智晗想通過自己創(chuàng)作的歌曲,走進每家每戶的生活中。在她看來,詩詞帶給她的愉悅感和優(yōu)秀民族文化帶來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,應該用手中的筆和心中的歌傳唱給更多人,她也希望有朝一日她的作品能成為中國詩詞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。正如她為《中國詩詞大會》創(chuàng)作的主題曲《詩意人間》寫的那樣:“人生幾何,苦辣與酸甜。此心安處,詩意人間。”

  實習生徐懷中國青年報·中青在線見習記者孫慶玲來源:中國青年報

原文鏈接:http://reader.gmw.cn/2018-08/27/content_30802300.htm

信息產業(yè)部備案號 隴ICP備10200311號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01021|中國互聯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自律公約 版權所有:中共白銀市委網信辦
西e網運營維護:西e網IDC中心技術支持:西e網技術服務中心 白銀鴻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未經本站許可不得建立鏡像連接,相關權益受法律保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