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夜色精品视频2区免费观看_国产〇L丝袜高跟在线视频_人妻少妇精品性色av专区不卡_欧美破苞系列在线观看

1
2
位置:西E網首頁 > 甘肅新聞 > 新風勁吹潤萬家——慶陽市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紀實

新風勁吹潤萬家——慶陽市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紀實

編輯:黃榮      信息來源: 西e網-中國甘肅網發(fā)布時間:2018-9-18

  今年5月4日,慶陽市54對新人經市委書記祝福、市長證婚,舉行了主題為“五四精神革故鼎新,移風易俗青年先行”的集體婚禮。騎車巡游、互戴香包,拒絕“高價彩禮”,坦言“嫁給愛情”,婚禮向全社會發(fā)出了抵制高價彩禮、倡導婚嫁新風的倡議。

  時隔三個月之后,8月17日,七夕節(jié)當天,慶陽市正寧、寧縣、合水、鎮(zhèn)原4縣的112對新人以藍天為證、草木為媒舉辦集體婚禮,再度奏響了移風易俗的唯美樂章。去年以來,這樣的集體婚禮在慶陽市縣區(qū)鄉(xiāng)已成功舉辦了12次,308對“低彩禮或零彩禮”新婚青年以這種形式牽手幸福。

  集體婚禮,是慶陽市移風易俗的一個縮影。自去年開始,慶陽市在出臺《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(xiāng)風的指導意見》等文件的基礎上,通過宣傳引導、強制“限高”、群眾自治等措施,形成了婚事新辦、喪事簡辦、崇德向善、文明健康的新風。

  一

 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。去年至今,除了組織集體婚禮、戶外相親大會和在主流媒體開設專欄刊播移風易俗典型事例之外,慶陽市組織人員先后赴各縣區(qū)開展“弘揚傳統(tǒng)美德,抵制高價彩禮”文藝專場演出等活動10場次,開展“抵制高價彩禮、我簽名、我承諾、我踐行”等系列主題活動600多場(次),精心打造了反映鄉(xiāng)風文明題材的公益廣告短片2部、抵制高價彩禮題材的大型秦腔戲劇《月亮灣》。

  在積極加強引導的同時,慶陽市各級各相關部門及時出手,整治“高價彩禮”等不文明行為。慶陽市委常委會先后2次專題研究治理高價彩禮工作并出臺相關文件,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婚嫁彩禮過高、婚喪大操大辦和農村薄養(yǎng)厚葬、治喪時間過長等專項整治行動。各級黨委、黨組普遍建立并嚴格執(zhí)行黨員干部操辦婚喪嫁娶事前報備、事后報告等制度,形成了有效的規(guī)范和約束。

  華池縣根據(jù)全縣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,對彩禮、酒宴等進行“限高”,倡導取消索要首飾錢、衣服錢、零花錢等陳規(guī)陋習,禁止索要樓房或買樓錢、裝修錢、車輛款等,明確規(guī)定喪葬活動控制在3天以內,紅白事酒席不得超過20桌、每桌不得高于300元,煙不得超過10元/盒,酒不得超過50元/瓶。

  通過示范引導和全面“限高”,倡樹新風活動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響應。

  慶城縣白馬鋪鎮(zhèn)肴子村青年楊卿華在外務工時與妻子曾凡琴相識,兩人感情一直很好,卻被“高價彩禮”擋道。在兩人的堅持和努力下,女方父母最終同意他們“零彩禮”結婚。

  “我們辦了一場簡樸但十分有紀念意義的婚禮。”楊卿華夫婦表示,“零彩禮”結婚,讓他們全家免去了負債之憂,也讓他們更加珍惜彼此的情意。

  不只是楊卿華和曾凡琴,慶陽市涌現(xiàn)出一批以“零彩禮或低彩禮”結婚的新人,他們成為抵制高價彩禮、倡樹文明新風的“先行者”。

  二

  政府主導、群眾自治是慶陽市推動移風易俗的兩招“關鍵棋”。

  在慶陽市《關于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行動中發(fā)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的通知》《關于發(fā)揮群團組織優(yōu)勢遏制高價彩禮倡樹婚俗新風的實施意見》等文件的倡導下,各個基層黨組織開始行動起來。

  在市級層面,慶陽市成立了慶陽鄉(xiāng)賢文化研究會和公益性婚介服務機構,組織“五老”人員等新鄉(xiāng)賢代表為未婚男女青年提供婚戀信息服務并牽線搭橋,對紅白事大操大辦、不贍養(yǎng)老人等不良行為進行評議和勸解,對不法媒人有意抬高婚嫁彩禮的行為進行打擊整治。

  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和村(社)建立了高價彩禮治理領導小組和紅白理事會,修訂完善了《村規(guī)民約》《社規(guī)民約》和《紅白理事會章程》,明確規(guī)定婚嫁彩禮、禮金、酒宴和規(guī)模等具體標準,并設立彩禮紅黑榜和紅白事公示欄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。

  寧縣焦村鎮(zhèn)任村規(guī)定彩禮控制在10萬元左右,喪葬活動控制在3天以內,樂隊控制在6人以內,宴席控制在20桌以內,飯菜每桌400元以下,村民可以免費使用村里的紅白禮儀大廳舉辦婚喪嫁娶事宜。

  慶城縣桐川鎮(zhèn)張旗村規(guī)定村民不得租賃豪車迎親,迎親車輛控制在8輛以內,禁止親朋好友攔擋婚車、索要財物,嚴禁舉辦大家祭和低俗的娛樂活動,村民蓋房上梁、喬遷新居、門店開業(yè)、學生升學、賀車等禁止操辦酒席。

  和任村、張旗村一樣,慶陽市的很多村子都自發(fā)成立了紅白理事會、禁毒禁賭會、道德評議會、村民議事會,制定了村規(guī)民約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目前,全市1261個行政村已全部建立了紅白理事會,率先落實省級農村精神文明建設“八個一”示范鄉(xiāng)鎮(zhèn)和村25個,建立村民文明禮儀大廳51個、村史館76個。

  三

  “移風易俗表面改的是‘舊規(guī)矩’,實則改變的是價值觀,解放的是人的思想。”慶陽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閆曉峰認為,移風易俗必須與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,讓移風易俗在各個領域開花飄香,讓向善向上、文明守法成為社會的主流。

  在推進移風易俗過程中,慶陽市注重治理“高價彩禮”和公民道德建設同步推進,通過組織“書香慶陽”“全民閱讀”“經典誦讀”“傳家訓、立家規(guī)、揚家風”、道德模范和文明家庭評選表彰、發(fā)布“德潤隴原慶陽好人榜”“善行義舉榜”“孝道紅黑榜”等活動,將新習俗、新風尚、新文化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。

  慶城縣玄馬鎮(zhèn)柏樹村鼓勵村民舉報參與賭博、參加封建迷信等活動的人和行為,情況核實后,村里給舉報人發(fā)放可以在“愛心超市”兌換物品的積分卡,扣除被舉報人的積分,并及時對其進行勸導警告,情節(jié)嚴重的,還要在選先評優(yōu)、信貸發(fā)放、享受相關優(yōu)惠政策等方面進行限制。目前,這個村的麻將館已全部關閉,村民們全身心投入到發(fā)展生產中。

  合水縣太莪鄉(xiāng)的王氏家族實行戶族自治,每年的家族年會,都要表彰族內好人好事,通報違反家訓族規(guī)的族人,教育族人重孝悌、信仁義、溫良恭儉、奮發(fā)圖強,走出了一條家族傳承文明的經典之路。

  除了向文明靠攏的集體,慶陽大地也涌現(xiàn)出不少成為文明先鋒的個人。

  慶陽六中老師賈國杰撿到一個手包,內有現(xiàn)金2萬余元和證卡數(shù)張,他想方設法找到失主,并婉言拒絕了失主的酬謝。

  75歲的寧縣中村鎮(zhèn)政平村貧困戶馮良杰從2009年起義務看護村子里的古建筑張氏書房和東山廟宇群,被村里評為熱心公益模范。

  ……

  如今,在慶陽,文明理念正在慢慢植入每個人的心田,文明之花正在遍地綻放。

信息產業(yè)部備案號 隴ICP備10200311號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6201021|中國互聯(lián)網視聽節(jié)目服務自律公約 版權所有:中共白銀市委網信辦
西e網運營維護:西e網IDC中心技術支持:西e網技術服務中心 白銀鴻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未經本站許可不得建立鏡像連接,相關權益受法律保護。